搬砖头——不花本钱拿别人的东西去卖,从中赚取差价。
包袱斋——行内有的人眼力好,但没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出。这种经营古玩的现象被称之为“包袱斋”。
俏货——比较精美的的藏品,一般指瓷器的收藏术语。
有一眼——就是这件东西不错,艺术价值较高,比如说这件瓷器“有一眼”。
开门——看藏品时碰上年代老的真货叫“开门”或“一眼货”。
一枪打——将这批货物好的带坏的一起卖,称作“一脚踢”。
吃仙丹——买了便宜的喜欢的藏品叫“吃仙丹”。
拦一道——抬高竞买者的价钱抢先买来,对手就说他被“拦一道”。
行价——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行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上货——古玩商从农村市场或者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的藏品,叫“上货”。
虫儿——就是已经收藏了很多能够让观者眼睛一亮的东西,甚至整间店的古玩藏品也抵不过这一件的说法。通俗地说,就是堪称镇店之宝的藏品。
掌眼——这件东西没把握看年代,请个师傅为你“掌眼”看看新老。
搂货——古玩行商户们相互将对方的货拿走代为销售,即为“搂货”。近百年来行内人士没有发生“搂货”不守信用之事,形成一种行业的传统规矩。
伙货——二人或以上合伙买卖古玩,售价早已商定,卖时可由一家出售,但必须将实售价格公开,平均分配利润。
棒槌——就是看不懂东西新与老、好与坏,老是被骗的人,行内人就说他是“棒槌”,卖家卖新货给他,背后还称呼他“棒槌”。
杀猪——就是经营新仿瓷器的人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把新仿的东西拿到和顾客约好的地方卖给顾客,他们称“杀猪”。
抓——到市场去购买古玩说“抓货”,刚“抓”了一件光绪官窑。
玩——我是“玩”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收藏瓷器的。
吃——我是“吃”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买瓷器的。
纳——买进藏品,叫“纳入”,较早的古玩术语。
追——发现很好的藏品“追”着要,在拍卖会上“追价”。
匀——有的在古玩行买藏品不叫买而叫“匀”,这块玉您能“匀”给我吗?
这么多的术语,也只是古玩术语的一部分,这些极度简练的词,既能方便同行交流,还可以区别小白与老收藏者,真是一举两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