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众多的影视剧中,细心的观众都会发现一个军事常识性的错误:那就是步枪子弹无限供应。常常可以看见手握捷克式冲锋的士兵打出几百发子弹都无需更换弹夹。真实的情况是捷克式轻机枪弹夹只有20/30发子弹。不过当我们见到太多这样的例子,也就已经习惯了这类型的错误。
现代战争中全自动步枪已经成为各国陆军的制式武器,基本上所有的步枪弹夹都是30发子弹,虽然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以色列生产的伽利尔步枪弹夹是35发,同时法国装备的FAMAS突击步枪弹夹却是25发,那么大家是否知道步枪基本都是30发子弹呢?
性能可靠的步枪是军人们战场上最忠实的伙伴,然而一把性能优异的步枪设计之初要考虑 的问题不仅仅是弹夹多少子弹的问题,还有诸如射击效果等其他问题,因此步枪一个弹夹的
30
发子弹是多方面考虑出来的结果。
实际上各国的轻武器设计师们也曾经尝试过30发弹夹以上的研究,装备大容量弹夹的步枪在战场上同期情况更能保证火力的压制,通过大量的研究测试结果就是30发以上不适合步枪。30发以下不考虑主要还是因为子弹太少。无论是步枪弹夹还是手枪弹夹都是以五的倍数来确定子弹数。当步枪弹夹达到40发或者50发的时候步枪的弹匣就会太长而导致火线过高,不利于在射击的同时保护自己,还有30发的弹夹也有利于作战人员最大程度的发挥身体效能。
有人可能会说不一定非要用弹匣这种供弹方式,可以采取其它的供弹方式。然而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采用其它弹匣的供弹药方式设计师们早已经尝试过,不是太重就是太贵,要么就是在射击的时候出现故障,因此也就是放弃了其它的供弹方式。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冷战时期世界上成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国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在这军事集团中,武器装备标准化成为了常态。北约是协议规定步枪统一30发弹夹然而华约则是直接统一生产,因此到现在步枪弹夹30发也就成为各国军队的标准规格。
武器装备研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研发前就需要全面的考虑问题。研发之后还需要进行检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之后才能慢慢装备部队,步枪弹夹30发子弹的基本事实也符合这个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