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涉县民俗:讨口彩•得胜话•讨封号•得口封

【原】涉县民俗:讨口彩•得胜话•讨封号•得口封

“讨口彩”这个词儿,是先父没说过的,其他三种,先父在世时都讲过,相应故事也都说过。

问题的缘起是,又要到高考季节了,高三学生的家长均精神高度紧张,有的还焦虑过度。而学校呢,难以免俗,给成绩好的学生“烧鸡”、“橙子”,允许家长穿旗袍,向考生子女赠花束。山雨自掐年号,在家猜,“烧鸡”,是“独领风骚”和“状元及第”,“橙子”,是“心想事成”、“马到成功”、“称心如意”,是“一步登天”、“金榜题名”、“荣登榜首”——“木”字旁是“榜”,“登”,荣登。还听说,杨昌济有“欲栽大木拄长天”的诗句,他栽的毛主席这个“大木”,可是登天之木!!!穿旗袍,是寓意“旗开得胜”。赠花束,则可能是想让子女高中“探花”?戴大红花?披红挂彩?

在涉县,山雨听先父讲过的“讨封号”、“得胜话”的故事足有六、七个。北岗村“老瞎猫”从贤妻口中讨得“瞎猫逮住个死老鼠”这句胜话;南边一举子梦见与妻子及小姨子同睡一床,贤妻对曰“怀抱两朵花,不是状元是探花”;山雨先祖张岸登从一高人口中讨得“弄好了弄个举人”这句胜话;张岸登大徒弟杨三珠中进士前从一群乞丐口中讨得“纵然是进士,也跟你拼(评)!”这句胜话;张岸登三徒弟刘世勋中解元前从送脚小孩儿口中讨得“送老鼋(元)”的胜话。同样,涉县招岗东池岸大先生,从“你个老东西,你能得不行——那么远,你就过去了?”这一句老婆子讲的不中听的话,让自认为学富五车的大先生听了一肚子晦气。不光人,动物修炼,也讨封号。涉县招岗西南小屯庄狐仙洞,六十年代,老怀赶着羊群,被一只狐子拦住。老怀将狐子赶跑。后,山里云遮雾罩,羊丢了几十个。是老怀的弟妹去烧了烧(香),这半羊群才被找回。

以上这种文化心理现象,作为民俗,不求人人相信,姑妄听之,姑妄说之,故事而已。

如果谁要认真,研究的话,那

“讨口彩”,就只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语言习俗,指通过谐音或事物特性人为赋予吉祥寓意,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得胜话”,在方言中指的是得意、自满的状态,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得意时表现出夸张或过分的情绪。“得”“胜话”,它描述的是一种情绪状态。山雨以为,讨口彩,就是“讨得”“胜话”,让情绪上升到一种饱满的状态。尤其是考试前考试中,状态不佳,发挥不正常,是举子们一大忌讳。“讨封号”、“得口封”,则通常是发生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民间传说中,主要涉及动物修行者向人类讨要封号,以获得更高的修行地位或神格。

这种“讨口彩”、“讨封号”的现象叫山雨想到了1990年相声《小偷公司》,经典台词"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一对联,横批为“不服不行”,这是对社会上“任人唯亲”现象的讽刺和批判。 讨口彩、讨封现象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一是人类(特别是特定人个体)中心观:道教认为人是天生道体,动物必须修炼为人才能成仙。甚至,普通的人,变为“人上人”,也如此;民间传说中,往往说某某成了事的人都有“星象”,不是“黑虎星”,就是“文曲星”,或是“蛤蟆精”等。二是因果报应观:回答者的反馈将直接影响自身命运,正面回应虽损耗气运但积功德,错误应对可能导致灾祸。如前边老怀放的羊一时就“丢了”——说是狐子精给出洋相,给老怀眼色儿,捣乱,让你知道它的历害,报复嘞。三是语言巫术崇拜:回答被赋予决定性力量,与古代帝王封禅、民间建筑动工讨吉利等仪式一脉相承。

当代民俗学者多将讨口彩、讨封解读为对人性善恶的寓言化表达,而非真实存在的超自然现象。 直白易懂点儿说,人们都愿意听顺心如愿的话,也需要听这样的话,善人多奉而承,做有益无害的事儿;恶人则可能故意不说应景儿的话儿,其恶语伤人,导致六月也如严冬般寒气逼人。

山雨 乙巳桃月之末

于古沙阳分所

相关推荐

游戏蜂窝怎么赚钱
365bet官网网投

游戏蜂窝怎么赚钱

📅 08-29 👁️ 4235
【公告】英雄休假公告
365bet官网网投

【公告】英雄休假公告

📅 09-14 👁️ 4081
梁山鼎盛时,究竟有多少兵马?难怪众人都不想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