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胄的种类繁多,若是细细归纳总结,怕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此时我们回归正题,来讨论一下历史上是否有人拥有过黄金甲?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因为号称“清代最奢侈的皇帝”乾隆皇帝就有一副黄金甲胄,它的名字为“乾隆大阅甲胄”,简称“乾隆大阅甲”。
乾隆大阅甲为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用甲胄,该甲分上衣、下裳、护肩、护腋、袖、裆等六部分,上衣长度76cm,下摆宽度74cm,袖长87.5cm;乾隆大阅甲造型精美且极具帝王之气,甲身绘制有明黄缎绣五彩朵云、金龙纹,下为海水江崖图案。在甲面部分则有规则的金帽钉,正中央为饰有鋄金云龙纹的钢制护心镜。两袖分别用金丝条编织,于袖口处呈现缎绣金龙图案。除此之外,甲胄裳面上还有金叶片、金帽钉、彩绣龙戏珠纹相间排列,令甲胄整体金光四射。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大阅甲并非乾隆在战争时期征杀之用,而是专门用于出席阅兵等重要场合的标配穿戴。更令读者们想不到的是,该副黄金甲其实并非纯金甲,只是在细微关键之处加入金丝而制成,其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黄金的密度太大,以至于单纯用黄金制作的甲胄会过于沉重,即使是身强体壮之人也无法长时间穿戴。
不过事情无绝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真的出现过一副用纯金锻造的甲胄,这事还要从1975年说起。在这一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接到群众举报,称在陇南地区礼县永平乡附近的山坡上,发掘出了一座古代墓葬。此事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高度注意,继而迅速到达现场,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们意外的发现,该地墓葬并非一座,而是“墓挨墓,坟叠坟”,显然是一座大型的墓葬群落。从墓葬的规制以及出土文物来断定,该墓葬群最大一座墓葬的主人正是秦景公,而其他墓葬也都属于秦国的贵族,故此专家们为其命名为“秦国王陵”。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此次勘察工作是出于对已经破损古墓的保护目的,故此并未进行彻底的发掘,这也给了盗墓贼可乘之机。至1993年时,边境口岸破获了一场文物走私盗卖案,为了能够尽量挽回损失,我国警方通过层层追查,发现有一件出土于“秦国王陵”的重要的文物,被一位法国收藏家买下。经过多次协商,这位法国收藏家最终同意将文物如数归还,捐赠给我国国家文物局。
究竟是什么文物会令文物局如此大动干戈?其实它们只是32块刻有繁复花纹的金饰片。
您可千万别小看这些金饰片,因为它们都是秦代国君秦景公黄金甲的部分残片。文物的回归自然值得我们庆幸,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出土的金甲片被多次转手,秦景公黄金甲只留下了不到二分之一的残片,想要恢复其本来面貌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这并不妨碍考古学家们对它的研究,专家们一致认为,秦景公的这套黄金甲胄与乾隆皇帝大阅甲的作用相同,都是用于出席典礼时的正装,而非领兵征战时的首选,所谓的正式场合包括阅兵、祭祀天地或祖先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祖先们靠着自己的聪明智慧与精湛工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宝物,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将这些文物完好保存,仔细研究和薪火永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