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陈小艺回四川,毫无明星架子,亲切融入乡亲生活

57岁陈小艺回四川,毫无明星架子,亲切融入乡亲生活

这次回家,她还带着25岁的儿子刘恒甫。虽然儿子并未出现在合照中,但他一直拿着手机,忙前忙后地记录下母亲的每一个瞬间。无论是拍风景、录视频还是记录妈妈与朋友们的笑谈,他就像是她的“私人摄影师”。大家私下夸道:“铁蛋(刘恒甫的小名)小时候挺调皮,现在懂事多了!”

刘恒甫已经进入了演艺圈,去年在电视剧《北上》里饰演陈睿时,虽然不少观众觉得他眼熟,却始终叫不出名字。直到这次陪妈妈回乡,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陈小艺的儿子!”母子俩走在乐山青石板路上,儿子一米八的高个,戴着棒球帽,耳钉闪闪发亮,潮气十足;而妈妈则穿着运动装,扎着丸子头,俩人走在一起,宛如姐弟,笑声连连。

老街坊们忍不住感叹:“小艺真是教得好,儿子这么大了还肯陪着她逛老街拍照。”

走在乐山的老街上,陈小艺的步伐轻快而熟悉,每一步仿佛都踩着她童年的回忆。老邻居们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的陈小艺总是在巷子里一边唱一边跳。她的父亲,陈培才,是乐山川剧团的著名导演。从小在剧团的后台长大,陈小艺看遍了戏曲中的悲欢离合,而父亲更是亲自教她走台步、甩水袖,耳濡目染中,她早早地爱上了表演。

“我爸对我要求特别严格,”陈小艺笑着回忆道,“如果唱错一句词,回家得罚站半小时。”正是这种严格的戏曲训练,为她后来在1987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众多考生中,她凭借独特的气质脱颖而出。当年面试时,老师曾评价她:“这个姑娘,眼神里有戏。”那一刻,陈小艺从乐山的地方小舞台,跨上了全国观众的大荧幕。

如今,回到故乡,陈小艺总是喜欢在小时候练功的院墙前驻足。她轻轻摸着斑驳的砖墙,仿佛还能看到那个扎着羊角辫、踮着脚尖学青衣的小女孩。

提到陈小艺,很多人会立刻想到她在1991年凭借《外来妹》中的赵小云一举成名。这个角色为她带来了飞天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但最初导演并不看好她,觉得她“太洋气”,不像个打工妹。于是,陈小艺三天没洗头,穿着破旧衣服蹲在广州火车站观察民工,最终凭借川普口音和那双粗糙的双手打动了导演。

这股四川妹子的倔强,贯穿了陈小艺的整个演艺生涯。她曾在《半路夫妻》中饰演泼辣的管军前妻,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甚至跑到派出所“体验生活”;拍《母亲是条河》时,为了逼出绝望的眼泪,她居然将自己饿到头晕。这份对角色的执着和拼劲,最终让她捧回了飞天奖、百花奖、金鹰奖等多个大奖。

陈小艺的好友江珊曾打趣说:“小艺演戏就像‘拼命三娘’,回四川就成了‘耙耳朵’(指听话、随和的妻子)。”

这次回到乐山,她坐在茶馆里,与老街坊们聊着当年拍《老房子》差点掉进乐山大佛脚下江里的笑话,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此时此刻,哪里还有半点“视后”的架子?她一如既往地接地气,和大家聊着家常,时光仿佛倒流回了当年的那些年。

陈小艺的生活里,还有一个绕不开的人,那就是她的导演丈夫刘惠宁。两人因戏结缘,曾在拍摄《老房子》时从戏里走到现实,成了夫妻。当时刘惠宁因拍戏受伤,拄着拐杖向她求婚的场景至今被圈内人津津乐道。

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像外界传闻那样平静。关于“各玩各”的说法不时传出,但陈小艺很少回应,她淡淡地说过:“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演给别人看的。”

这些年,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儿子和自己热爱的舞台上。刘恒甫虽然也进入了演艺圈,但她时常告诫他:“先学做人,再学演戏。”陈小艺自己则依然活跃在话剧《贵妇还乡莲花》中,三小时的台词,她从不忘记任何一句。

这次回到乐山,和街坊们聊着天,她笑得更加自在:“到这个年纪,早看开了。戏比天大,演好了对得起观众;家比戏重,儿子健康,老友常聚,吃碗乐山豆腐脑,比什么奖杯都实在!”

夕阳渐渐西下,她坐在茶馆竹椅上,哼起川剧《秋江》,那摇头晃脑的模样,仿佛依然是当年那个爱唱戏的川妹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
365bet娱乐场体育在线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

📅 07-29 👁️ 5393
比特币矿机搭建指南
365bet娱乐场体育在线

比特币矿机搭建指南

📅 09-16 👁️ 592
订购流程
bst365老牌体育

订购流程

📅 09-02 👁️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