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覃毅 编辑/谭璐
在上海的科技浪潮中,智元机器人再次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随着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临近,智元携旗下的远征A2、精灵G1和灵犀X2等多款人形机器人亮相,吸引了大量参观者的目光,彰显了其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雄心壮志。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由彭志辉等业内资深人士联合创办,自创立以来已完成多轮融资,最新的B+轮融资金额尚未披露,但京东和上海具身智能基金成为了新的股东。根据第三方机构的估算,智元目前的估值已高达150亿元,显示出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
作为一家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研发的独角兽企业,智元的产品线包括远征A2、精灵G1和灵犀系列。其中,远征A2主要面向交互服务场景,适合营销客服、展厅讲解、商超导览等多种应用;精灵G1则具备原生数采能力,能够在工业、商业和家庭等场景中自如运作;而灵犀系列则注重情感交互,强调与用户的情感连接,是智元在商用量产领域的核心产品线。
魏强,智元机器人灵犀业务线的总裁,在接受《21CBR》采访时透露,灵犀X2的售价在十几万元至三四十万元之间,具体价格取决于硬件和软件的配置。这款双足智能人形机器人,身高约1.3米,重量在33~35kg之间,拥有28个自由度,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能够骑自行车、玩滑板车,甚至能够为葡萄缝线。
智元将灵犀X2定位为“硅基少年”,其人格设定为有趣、温暖且充满好奇心,能够主动感知外部环境并进行互动。与市场上现有的机器人不同,灵犀X2拥有独特的拟人交互性,具备自我人格和IP定位,主要应用于文娱展演、展厅讲解和科研教育等场景。
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智元提供交互版、Pro探索版和Ultra旗舰版,后两者支持二次开发接口,允许用户根据需求进行灵活配置。魏强强调,灵犀X2的多样性使其能够在文娱展演中展现更强的表现力,通过群体操作实现集体舞表演,甚至演奏乐器,提升了人形机器人的吸引力。
在技术不断迭代的过程中,智元的灵犀X1曾尝试全开源的硬件组合,而灵犀X2则采用了B2B2C的模式,借助与企业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针对特定场景进行深度打磨。魏强表示,市场尚未饱和,技术成熟度与场景需求的匹配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在大模型技术的推动下,人形机器人的交互能力也在不断拓展。
在康养陪伴场景的应用潜力方面,智元与华为等合作伙伴达成了合作,开发康养服务机器人产品。魏强指出,这类产品的开发将以智元的本体和二次开发平台为基础,合作方则针对特定场景进行定制化开发,最终实现产品的反向输出,形成良性循环。
智元目前并不打算参与价格战。魏强认为,人形机器人市场仍在探索阶段,打价格战并不明智,关键是要为用户创造真正的价值,实现规模化量产后,才能考虑成本优化。
随着产品线的迭代,智元的灵犀X2已实现80%以上的国产硬件供应商合作,显示出其在自主研发和供应链整合上的能力。然而,智元也面临着落地挑战。尽管市场需求旺盛,但客户对人形机器人的期望较高,许多合作伙伴希望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具备泛化能力的机器人,这在技术上尚未可行。
魏强指出,人形机器人的泛化能力涉及多个层面,包括硬件的灵活度和交互能力的提升。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智元团队正在针对具体场景调整软件算法,以确保技术的持续突破和成本的有效控制。
未来,智元计划在2026年底之前实现数千台灵犀系列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并加速商业化落地。魏强强调,团队将继续深耕特定场景的应用,同时探索新的市场机会,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中,智元机器人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敏锐度,正在加速向量产阶段迈进。未来,智元将如何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中,持续引领潮流,值得我们拭目以待。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